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邀请20余名志愿者对部分家电卖场、商场家电柜台销售的平板电视、柜式空调、洗衣机、抽油烟机和燃气热水器五大类近30个品牌的产品安装服务收费情况开展了消费调查。在近日发布的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家电行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三大“潜规则”亟待规范。
一是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平板电视存在涉嫌强制交易与不合理的二次收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平板电视大都需要上门组装或安装,或用底座支撑,或通过支架挂在墙上,否则消费者无法正常观看。此次调查发现,部分电视生产企业对于底座与支架组装、安装存在着收费行为。
调查共涉及国内外11个品牌30余个型号的产品,其中45%的品牌存在着对电视机底座和支架二者都收费的情况。
二是市场上销售的两匹以上(含两匹)空调柜机不配备插头,且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侵害消费者安全权。
此次调查共涉及11个品牌30余型号空调,100%的品牌两匹(含两匹)空调在电源线上都未配备电源插头,产品运至消费者家中需另行购买插头,价格从20-50元不等,且对于不配备插头的情况一般需要消费者询问才会告知。
三是市场上需要上门安装的洗衣机、油烟机、燃气热水器、壁挂式空调等家电商品,随机附带的配件尤其是管件长度较短,客观上加大了消费者的付费压力。
此次调查涉及上述四大类27个品牌的国内家电商品。主要问题有:一是经营者安装的价格标准一般都不主动告知。27个品牌中,只有3家企业主动告知安装时所需其他管件的大概长度和价格标准,其余3家均未主动告知,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产品的随机管件长度过短,迫使消费者需二次购买相应的配件产品。
针对家电行业普遍存在的上述“潜规则”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出三点建议:一、应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应家电商品的质量标准,使标准既符合产品特性与客观使用条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家电行业的管理和执法力度,及时规范经营者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三、家电行业应加强自律,通过行业管理与行业规范,完善行业服务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