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现在已经成了生活中无法不提及的话题。这个最初发轫于民间IT的产业,由小作坊起步,通过克隆、仿制等手段,其产品能达到和正规名牌产品外观相似,但功能更强大、性价比更高,因此颇有市场竞争力。短短一两年,山寨手机甚至已经形成强大的市场,和外资品牌、国产手机等三足鼎立。
不过,尽管由于低价、漂亮外观和功能强悍等原因,山寨手机成为很多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并形成了较大的市场,但山寨机的各种负面事件也层出不穷。售后无法保证、手机电池爆炸、甚至遭遇“吸金”陷阱……近日来发生的一些山寨机案例,让我们不得不给消费者提个醒:使用山寨机,你得悠着点。
1 用山寨手机话费莫名被狂扣
近日市民李先生向本报投诉,称自己刚刚充值了50元话费,可没用上两天,仅打了很少电话,却被告知已经欠费。随后他拨打运营商的客服电话查询,经查后被告知,李先生自己定制了一些需要收费的增值服务项目。 李先生惊讶地表示,他自己从未定制过任何信息服务。
工作人员在询问他使用手机情况后表示,极有可能是他使用了山寨机中的一些设置,结果手机自动定制了某些信息服务,导致话费被吞食。李先生也回忆起在使用手机时,确实收到过一些莫名其妙的SP回复短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李先生一样遭遇“吸金”陷阱的消费者,大有人在。
王先生买了一部山寨手机,使用相册功能,随即收到一条短信,称“已订阅了××手机游戏下载服务,功能费5元/月”,一查话费余额后,果然被扣5元。类似陷阱的设置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不少山寨手机的常用功能背后,都潜伏着类似陷阱,而且都会莫名其妙地定制SP商信息业务而被收费。
2 专业人士:吸金陷阱是早就内置好的
太升南路一专卖山寨手机的老板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知道有的山寨机存在这种情况,但对他们而言“只管卖,管不了有没有陷阱”。“进货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存在这种问题,我们只管做工、价格、功能全、能赚钱,至于人家买走以后会不会遇到吸金陷阱就不是我们的事了,反正不是手机质量问题。而且这些乱收的费用我们又收不到,要找只有找生产厂家。”他如是说。
某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这些会吞食话费的手机陷阱,通常是山寨手机生产厂商与SP公司联手设置的。在手机生产过程中,SP公司的软件就已经内置到手机中。消费者只要一按键,打开手机的某个菜单,手机就会偷偷发送出短信与SP公司取得数据互换。据了解,设置这种陷阱的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做到短信的后台发送就可以了。发送出去的短信与SP公司系统产生数据交互,SP公司即可进行费用的扣除。
此前,有关方面曾有明文规定,要求SP服务必须要进行二次确认才能成交,以起到提示消费者的作用,但在现实中,二次确认也是可以伪造的,不法手机生产商和SP公司利用一些软件就可以单方完成这个过程。显然,要彻底避免掉入这种消费陷阱的唯一办法,就是不用山寨机。
3 算算售后账 山寨机并不省钱
很多人买山寨机都是冲着低价去的,但仔细算算未必便宜:除了“吞食话费”,山寨机的售后也很成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找不到地方修,只能废弃。如果算上这笔售后账,用山寨机并不见得划算。
记者的朋友张小姐曾花1000元买了一部高仿“苹果”,外表很酷。可用了一段时间,张小姐越来越难以忍受:首先,铃音音量过大,经常把自己和别人吓一跳,手机振动的声音同样很大,放在桌上,明显感觉桌子都在动。其次是照相功能不好,像素极低,拍出来的照片模糊一团。因此,拍照功能基本闲置不用。另外,这部山寨手机无法接收彩信。要是有彩信发来,点开后会有一个提醒“是否下载长度为***的信息”,点击“是”,最后仍然是“无法下载信息”。不能照相、收不到彩信,这些遗憾张小姐都忍了。可有天给手机充电时,一不小心扯断了充电器的电线,接不上,到太升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同样的充电器。“这种山寨机只有到当初买的地方,才有可能买到配件。”可那里的老板早就换了。想起这部山寨机带来的种种麻烦,张小姐终于下定决心:“换!再也不贪新鲜用山寨了!”这部山寨手机,仅仅用了两个月。
据了解,山寨机厂家绝大部分是小生产企业,甚至地下小作坊。本身没有经过任何国家相关部门认证,质量无法保证,用几天就坏很正常。不少选择山寨机的消费者尽管知道这一点,但在购买时却抱有侥幸心理,默认了山寨机没有售后的事实:“价格那么便宜,厂商不提供售后也正常。正规品牌的售后也不见得就很好,修手机的钱都够我重新买个山寨机了,买了山寨机出了问题就自认倒霉。”据了解,山寨机无法保证售后的情况有几种:一是销售人员不提供有效交易凭证,消费者找上门时不认账;二是小销售门点时常变动,消费者找其维修时,店面已经易主;三是销售商虽承诺保修,但因山寨机所使用配件杂乱,找不到合适配件更换维修等等。
4 又出爆炸事件 山寨机电池有点玄
近日,又一则手机爆炸事件出现:4月初在韶关,一名驾驶摩托车的林姓男子腰间突然发生爆炸,强大的冲力将该男子掀倒在地,身上还燃起了大火,最后才发现始作俑者是自己腰间悬挂的一部山寨手机。经技术人员从照片和文字描述上分析,林先生使用的手机存在着许多疑点,极有可能是不法商家将旧机主板和新外壳组装成的‘翻新机’,质量完全没有保证。”而且他使用的是兼容电池。也就是说,这起爆炸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电池。“手机本身是不可能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爆炸的,就如只有弹头没有火药一样。质量不好的手机电池有可能因为短路或者瞬间电流过大等原因,导致手机电路着火发生爆炸。”
据业内人士介绍,山寨手机的电池常用一些劣质材料,比如在壳体材料上,正规的厂商使用铝合金,而山寨机电池壳体材料一般为铁,没有很好的电器保护,容易爆炸。所以业内人士也提醒消费者:“最好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所谓的‘水货’、‘山寨机’,最好到品牌授权经销商处购买行货产品。另外,充电器、电池等配件一定要用原装产品。这样不仅品质能得到保证,而且安全性要高得多。
工信部抽查 手机内置吸费行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日前,工信部对近期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手机内置增值业务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展开抽查行动,对73部手机终端内置的46家增值电信企业的585项增值业务进行了抽样检查。在此次抽查中,工信部发现有4项手机内置增值业务使用不正常,但总体合格率为99%。尽管不少切身体会过山寨机吸费问题的消费者对此结果并不满意,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工信部的抽检结果有积极意义,“工信部暂停了几家SP的业务,也就是说一拳头打在了山寨机吸费产业链的源头上。”该人士认为,更重要的是工信部会否持续加大力度对该问题进行追踪和解决。
通信行业咨询师杨群认为,内置吸费行为最终伤害到的将是山寨机自己。“如果舆论的声音足够大,山寨机很有可能因为吸费问题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认为,购买山寨机的人群,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低收入阶层,本身对价格、消费的敏感度都非常强。“他们对于手机本身的功能不太了解,若动辄产生上百甚至几百元的资费,使得这些人最终对山寨机敬而远之。”
“吸费问题愈演愈烈,消费者不会无动于衷。”一位了解该产业链内部运作的人士说,部分SP把目光放在规模庞大的杂牌手机、水货手机、杂牌仿冒手机、翻新拼装手机上。“SP会开给山寨厂商相对丰厚的利润回报,例如所得五五分成,山寨机本来就是赚快钱的行业,有大量的商家趋之若鹜。”
使用山寨手机 话费蹊跷被扣
本报4月29日曾报道,金牛区消协最近接到多起因为购买“山寨”机引起的投诉,比如手机自动上网和下载、更换铃声等问题,让消费者的话费莫名其妙被扣除。金牛区消协昨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购买手机应到正规商店,并索要保修卡和发票。
市民刘先生反映,他在某二手手机市场花830元购买了一部双卡双待手机。当他对刚刚买的手机进行调试时,却频频收到手机上网、扣除话费的信息,刘先生急忙停止操作。经查询,刚充进的50元话费被扣除了十余元。刘先生急忙找到商家询问,却被告知,这是因手机中的内设软件所致。刘先生要求退货,商家却以是操作不当,并无质量问题而拒绝。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 1小米估值遭质疑 雷军放言要进财富500强
- 2百度诉360搜索抄袭百度站长平台 索赔50万元
- 3iPhone5丢失异地现身 苹果售后疑成"销赃
- 4垂直B2C艰难:动荡不断 依托京东天猫受挤压
- 5财经观察:电商为何主动要求被征税?
- 6乐视网称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质疑
- 7福布斯:不思进取将让苹果重温当年PC市场悲剧
- 8电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总局召集12企业摸底
- 9工商总局:《电子商务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奥巴马机密手机曝光 造价1800万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