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褚一凡:“双碳”目标下的企业创新与突破
2025-04-25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次
国际碳中和的风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重塑世界格局,中国在这场变革浪潮中凭借卓越的碳中和实践引领潮流,为本土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质量万里行》特别邀约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为科技”)董事长褚一凡,共同探寻泉为科技在低碳征程与“双碳”目标中的显著成果与前瞻规划。
记者:当下国家大力推动“双碳”目标,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您认为公司是怎样把握这些政策机遇,从而在行业中实现自身发展与突破的?
褚一凡: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泉为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全球光伏的发展趋势,调整自身的战略布局。
技术先行,抢占市场先机。泉为科技依托在HJT(异质结)电池组件方面的创新技术优势,不断与行业专家、顶尖院校就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路线进行深度探索和研发。同时,泉为科技还对国内外最先进的光伏技术进行积极的科研储备,以期在高效光伏技术领域持续精进发展。目前,公司已在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基地建立高规格的全球研发中心,汇聚行业尖端人才,主攻国内外多种先进的光伏科研技术,并计划建成钙钛矿、异质结中试线,进一步推动技术产业化进程。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随着国家对光伏行业从补贴政策转向市场化竞争,当下所有光伏从业者都正在经历淘汰落后产能的“阵痛”,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先进高效光伏技术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头羊”,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整个产业链价值的重构。企业必须建立起“技术-装备-材料-应用”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泉为科技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单位能耗等贯穿全链路的技术提效,才能真正提升产品性价比,适应这前景无限但也“风高浪急”的市场环境。
布局全球市场。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泉为科技也在积极拓展海外清洁能源项目。目前,我们已参与了瑞士、德国、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家的国际光伏出海项目。后续,我们会加大对中东、非洲及亚太市场的关注和参与。
记者:“双碳”目标的推进对高科技企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您看来,公司在“双碳”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分别是什么,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褚一凡:当前,整个行业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来自行业恶性价格竞争的影响: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迅速,HJT和钙钛矿技术虽高效但研发投入高,绝大部分企业还在试验阶段,短时间内无法实现量产。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尤其以恶性价格竞争导致的价格倒挂问题频频发生,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而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最核心的机遇,一是技术革新窗口期,钙钛矿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泉为科技已布局多项专利,有望在下一代光伏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绿色消费与全球化需求,全球对低碳能源的需求激增,我们旨在通过差异化产品(如高效HJT组件等)、个性化定制服务和海外市场拓展,打开新增长空间。
泉为科技也在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我们的研发费用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重点攻关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并与山东大学、海洋大学、济南大学等顶尖院校继续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转化。
同时,在生产制造端,泉为科技也在不断优化供应链与成本控制。引入智能化生产系统,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并与绿色供应商合作,积极构建低碳供应链体系。
记者: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双碳”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也离不开合理的经济与管理策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将技术创新与经济、管理策略有效结合,以推动企业在“双碳”赛道上前行的?
褚一凡:泉为科技通过“技术+管理”双引擎驱动发展。
技术创新引领降本增效。例如,HJT电池的转换效率突破25%,叠加钙钛矿技术有望提升至30%以上,显著降低发电成本。同时,通过工艺优化(如优化改进银浆等原材料的使用),可使单瓦成本下降20%。同时,在组件的实际安装应用上,我们也采用了创新的模式“组件全天候竖立分布”,即组件采用穿插式竖、斜两种分布方式安装,这种模式的创新可以最大化利用异质结组件的双面发电效能,使组件能够获取到不同角度的日照量,最大幅度为电站产生更高效能。目前,传统的光伏组件大部分使用45度角的安装模式,让组件在太阳光的捕捉上存在局限性。
我们认为行业应该朝着“向阳而生”的动力去良性竞争。在这大浪淘沙奋勇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更应该沉淀自我,泉为科技将经济管理学融入光伏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运营中,通过技术化的精耕细作,将客户与我们自身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精细化运营管理。泉为科技在建立之初就始终贯彻推行7S管理体系,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建立能源监测平台,实时追踪碳排放数据,实现生产全流程的绿色管控。
记者:《中国质量万里行》此次聚焦于探索“双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和企业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您对公司未来在“双碳”领域的发展有怎样的战略规划和愿景?
褚一凡:泉为科技的未来战略仍旧会围绕“技术迭代与储备”,我们相信只有技术的进步才是对生产力和“双碳”目标的最大推动。
技术迭代与储备。未来将预备完成钙钛矿/异质结中试线建设,同时将异质结组件量产效率提升到740W。
未来,泉为科技将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和储备HJT、BC、钙钛矿等前沿技术,持续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灵活迭代,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获得并保持优势地位。并深度挖掘产品价值,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路线,始终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光伏产品,为推动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泉为科技的新动能。

扫码投诉